在世界歷史上,西方現(xiàn)代化在某種程度上說是依海洋而興的。在大航海時代崛起的西方國家不斷對海外進行武力征服、殖民擴張,海洋文明成了西方資本主義文明、工業(yè)文明的歷史符號。20世紀,海洋文明進一步被一些發(fā)達國家意識形態(tài)化,他們夸大“海洋—陸地”二元對立,宣揚海洋代表西方、現(xiàn)代、民主、開放,而大陸代表東方、傳統(tǒng)、專制、保守。在這種語境下,海洋文明的多樣性被否定,中國的、非西方的海洋文明史被遺忘。這種“二元對立”的語境制約了我們對海洋重要性的認識。在大力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新形勢下,我們應高度重視對中國海洋文明史的研究。
在過去相當長時期,許多人以西方的論述為標準,認為中國只有黃色文明(農(nóng)業(yè)文明),沒有藍色文明(海洋文明)。這種觀念認同黑格爾、馬漢等西方思想家所描繪的海陸對立世界觀,將中國傳統(tǒng)觀念納入這一格局,構建出“中國是大陸國家,不是海洋國家;中國有海洋活動,沒有海洋文明”的一套話語。直到今天,這種觀念依然有很大影響。但大量研究成果證明,海洋文明并不是西方獨有的文化現(xiàn)象。西方海洋文明在近現(xiàn)代與資本主義相聯(lián)系,并不等同于只有資本主義社會才有海洋文明。海洋文明也并非天生就是先進文明,而有其自身變遷過程。還應看到,瀕海國家和民族的海洋文明表現(xiàn)形式各不相同,都有其存在價值。
中國海洋文明存在于海陸一體結構中。中國既是陸地國家,又是海洋國家,中華文明具有陸地與海洋雙重特性。中華文明以農(nóng)業(yè)文明為主體,同時包容游牧文明和海洋文明,形成了多元一體的文明共同體。海洋文明是中華文明的源頭之一和有機組成部分。作為中華文明的子系統(tǒng),中國海洋文明的主體經(jīng)歷了一系列變化:早期是東夷、百越文化系統(tǒng),先秦、秦漢時代是中原華夏與東夷、百越文化互動共生的文化系統(tǒng),漢唐時代是漢族移民與夷、越后裔融合的文化系統(tǒng),宋元以后則是漢蕃海商互聯(lián)互通的文化系統(tǒng)。中國海洋文明與其他單純依賴海洋國家的海洋文明不同,需要妥善處理內(nèi)陸與海洋的關系,其理想狀態(tài)是陸海平衡、陸海統(tǒng)籌。但在歷史上,陸主海輔、重陸輕海、以陸制海的觀點和政策常占上風,這個矛盾糾結困擾著中國走向海洋的歷史選擇。但是,不能因此就否認中華民族源遠流長、輝煌燦爛的海洋文化和勇于探索、崇尚和諧的海洋精神。中國海洋文明在中華文明內(nèi)部結構中的這種復雜性,正是其區(qū)別于其他海洋文明尤其是西方海洋文明的重要特性。
當前,我國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jīng)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兼顧陸地與海洋,建立在中國既是陸地國家又是海洋國家的歷史土壤上,是統(tǒng)籌陸海大格局、全方位對外開放的大手筆。它秉承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精神,力求與沿線國家建成政治互信、經(jīng)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貫徹落實這一倡議,亟須我們加強中國海洋文明研究。中國海洋文明博大精深,留存下來的文獻浩如煙海,但目前還缺乏全面的搜集和整理。20世紀90年代興起的海洋史學還處于發(fā)展的初期階段,中國海洋文明的多學科交叉和綜合研究則剛剛起步,中國的海洋敘事還顯得力不從心。對此,應從基礎性理論研究和專題研究入手,扎扎實實推進中國海洋文明研究。
。ㄗ髡邽閺B門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