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老菏澤一中的大門,勾起很多往事。
那些熟悉的名人雕像,又讓人想起了“老六中”的輝煌。
圖書科技樓,這是一些不愿意讀書的學生最討厭的地方,也是一波又一波渴求知識的學生們逐夢的起點。
美術生的回憶,墻上有沒有你的手印。
看著這些乒乓球臺,仿佛還能聽到那嘭嘭嘭的聲音。
開學季來了!
8月31日,與往年不同,今年升入菏澤一中的高一新生轉而到菏澤開發(fā)區(qū)高級中學報到;與此同時,傳承百年歷史的原菏澤一中正在拆除,“老六中”最后一道光影不久將淡出我們的視野。
滄海桑田,歷史的變遷總是無情。
如今,又有多少記得,又有多少人懷念:那座小黃樓,那間木門緊鎖的防空洞,和那句“今天我以一中為榮,明天一中以我為榮”的醒言。
今天,對曾經(jīng)在原菏澤一中就讀過的人來說,這是一段歷史的終結,但也是追憶那段歷史的開始。
連日來,大眾網(wǎng)記者輾轉奔波,用光影記錄下那座即將拆除的“老六中”和煥發(fā)勃勃生機的“新一中”,向一段菏澤教育界的榮耀致敬!
【記憶便條】
“菏澤市第一中學”始建于1903年,初名曹州官立中學堂,歷經(jīng)山東省立第六中學、冀魯豫邊區(qū)一中等主要發(fā)展階段,1954年改為現(xiàn)名。建國初期,學校被確定為全國百所重點中學之一,后為省級重點中學,現(xiàn)為省級規(guī)范化學校。
菏澤一中百年歷史中,以何思源、何茲全、佟振合代表的眾多校友走出了一條“六中--北大--哥倫比亞”的成才之路,一中建結了令世人贊嘆、使菏澤人民驕傲的卓著業(yè)績。
1953年,菏澤一中曾列全國高考第二名,1955年14名畢業(yè)生同時考入北京大學,“文革”前升學率一直超過80%,留下了“進了菏一中,半個大學生”的口諺。
攝影/都慧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