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變
人站在地上,憑空飛了起來;眼前的埃菲爾鐵塔,眨眼功夫竟然消失了;前一秒人在墻這邊,下一秒通過“穿墻術”到了另一側……魔術,每每讓人稱奇,即使我們知道那是虛假的魔幻效果,但也總忍不住為它拍手稱絕。2009年“魔手”劉謙登上春晚,更是在全國掀起了一股魔術熱潮。其實早在此之前,島城的大街小巷也活躍著不少魔術師,他們有的師從祖輩,有的上網自學成才。根據青島市魔術協(xié)會統(tǒng)計,如今島城的魔術師共有100多人,其中“最老”的魔術師已有40年“魔齡”。
見面
百元鈔票眨眼間變銀行卡
昨天,記者來到了魔術協(xié)會的辦公室。一進屋,整個房間與普通居民住宅并無兩樣,可一個房間里用布遮蓋的道具又讓屋子蒙上些許神秘的色彩。不一會兒,魔術師趙惠琴和李先華進來了。他們坐在記者面前,記者懷著好奇上下打量著他們的外套、袖子以及褲兜,總覺得會找到屬于魔術師的異樣感。也許是看出了記者的好奇,李先華站起來說,“先給你露兩手。 ”果然,李先華從褲兜里掏出一個圓環(huán)和金鏈子,“先從簡單的開始,這叫‘喜結良緣’”。只見他將圓環(huán)放在左手拇指與食指之間,右手拿著鏈子從中穿過,原本兩個沒有任何交集的東西眨眼間套在了一起。正當記者還在研究是怎么變的時候,李先華從兜里拿出一張100元的鈔票。 “身上帶的現(xiàn)金不能太多,有時要存到銀行卡里。 ”說完,鈔票一翻轉,變成了一張銀行卡。
一旁的趙惠琴也坐不住了,隨意扯下了脖子上戴的絲巾,“來,你檢查一下,絲巾是不是正常。 ”記者反復確認后將絲巾交給趙惠琴,她將絲巾平鋪在手掌心,用手一抓,絲巾里冒出綢緞,再一抓,玩具也變了出來。見記者有些意猶未盡,趙惠琴讓記者抽出了一張普通的抽紙,兩人一起將紙巾撕成條,之后將紙條攥在手里。 “你把它撕碎了,但可以再扯出來。 ”說著,趙惠琴站在記者面前,開始從手掌心處往外扯,紙條越扯越長,可記者卻怎么扯也扯不出來。 “這是怎么辦到的? ”“呵呵,保密。 ”
魔界
百名青島市民會玩“變變變”
“保密! ”這也是魔術師在表演完畢后,常用來回答好奇者的話。因為在他們看來,不輕易戳穿魔術,這既是“行規(guī)”,也是讓自己保住飯碗的保護措施。坐在一旁的青島市魔術協(xié)會主席張維?赐瓯硌莺蟾嬖V記者,這些都是最簡單的魔術,“如果有道具,你能想到的各種魔術,包括劉謙之前變的,他們都能變。甚至大衛(wèi)·科波菲爾將埃菲爾鐵塔變沒的魔術,他們也能變。 ”張維福說,這不是吹噓,而是來自魔術師們不間斷的練習。 “青島市魔術協(xié)會在2006年成立,目前在協(xié)會注冊登記的魔術師約有80多人,加上尚未登記的,估計全市的魔術師約有100人。 ”張維福介紹,在100多名魔術師中,專職從事魔術的為30多人,其余大多都是業(yè)余愛好者。
變化
過去拜師學現(xiàn)在跟電腦學
“別看魔術協(xié)會成立的時間短,但青島的魔術歷史可以追到解放以前。 ”張維福說,“那時魔術都十分簡單,道具也有限,魔術師們都以幫師傅拎道具、打雜為由,當學徒在旁學習,這也使得魔術能一代一代傳承!睆埦S福說,現(xiàn)在這種傳承的模式依然存在,但在全市已經不到10人了。
趙惠琴便是當今的“傳承一代”,今年60歲的她從事魔術表演已經近40年了,她的“魔齡”在全市魔術師中也是數(shù)一數(shù)二的。 “最早接觸魔術是在1976年,當時看了一場魔術表演,覺得特別稀罕、好玩,就憑著愛好拜師學魔術。 ”那時的學徒之路可不好走,趙惠琴一邊給師傅打雜,一邊在旁邊跟著學,學成之后就開始慢慢表演。 “有人說魔術最重要的是道具,其實不然,還要講究手法和舞臺表演,三者缺一不可。 ”讓趙惠琴自己沒想到的是,這一演就是近40年,她也漸漸從舞臺上的魔術師變成了魔術比賽的評委。在這近40年間,她也感受到魔術本身也在變著“魔術”。 “以前跟著師傅學,學到的技巧、道具、手法等都比較單一,而且學習的時間很長。但現(xiàn)在網絡日益發(fā)達,加上西方一些‘高大上’的魔術的傳入,使得人們接觸到的新鮮玩意兒越來越多,既可以從網上學習,也可以自己研究道具。 ”
道具
劉謙春晚道具叫價3700元
2009年的春晚,劉謙將董卿的戒指變到了雞蛋里,這一幕不僅讓觀眾大呼意外,更是扯動了全國魔術界的神經,使得魔術突然間從不溫不火一下在大江南北 “鬧騰”了起來。這一扯也火了青島的魔術市場,魔術店、魔術教學、魔術道具……只要和魔術沾邊的東西,開一個火一個。李先華就是在這波商機中“插一腿”的人,他說自己之前對魔術不太了解,但見劉謙火了,魔術火了,就想開店掙錢。
李先華經營的是魔術道具店,有獨立的店鋪。他從義烏進了上百個魔術道具銷售。每天店里的電話響個不停,其中既有咨詢買魔術道具的,也有打電話想讓李先華解密劉謙魔術的。 “那個時候,道具銷售市場比較好,比如成本10元的道具,叫價100元都有人買。甚至還有外國人高價買走了劉謙在春晚表演使用的普通皮筋。 ”李先華說,“最近一次劉謙在春晚上表演的手穿過桌子的魔術,表演完畢后那套道具就有人在網上叫賣了,即使過了兩三個月,價格依然保持在3700元左右。 ”李先華經營的道具的種類達到了上萬個。既有能攥在手里的“人民幣”,也有能表演“大變活人”的大玩意。每天和道具接觸,李先華也漸漸沉迷其中,只要進新道具,他就要自己先試玩一下。如今,他也變成了一名專職魔術師,活躍在各個表演場合。
表演
一場20分鐘魔術賺500元
現(xiàn)在專場魔術表演越來越少,魔術更多地成了婚禮、年會、商家促銷等場合的配角。張維福介紹,魔術表演的類型都是根據客戶的需求而定。 “比如在比較喜慶的場合,可以變鴿子、變喜糖、火把變玫瑰花等,還有魔術師利用現(xiàn)場的素材給觀眾表演近景魔術。另外也有的商家有特殊需求,比如配合新品上市,用魔術變臺冰箱、洗衣機之類的。 ”據了解,一般小型的魔術表演,大概20分鐘左右能完成,這樣的一場魔術表演,魔術師能賺500元左右?此剖杖氩坏停F(xiàn)在搞年會的少了,魔術師能施展的空間越來越小。有的魔術師為了生計,拓展表演渠道,甚至到飯店客人桌邊表演收小費。 “在這種情況下,有的魔術師轉行了。 ”
轉型
到外國教學在青島辦比賽
為了讓魔術繼續(xù)火下去,魔術師們也在努力尋求“轉型”。張維福說,現(xiàn)在有的青島魔術師通過比賽到國外發(fā)展。 “一名資深魔術師正在美國,他同另外的魔術師一起合作,要在美國開辦魔術培訓班,教青少年變魔術,他們使用的道具也都將從青島直接寄過去。 ”張維福介紹,在異國教授的魔術,將更加突出中國文化特色,通過一些傳統(tǒng)魔術,如“變臉”等,讓更多的外國人了解中國文化和中國的魔術!俺恕叱鋈ァ,今年青島的魔術界也將有新動作。目前我們正在籌備第四屆中國青島魔術大獎賽。 ”張維福說,前三屆比賽除了吸引全國各地的魔術師外,還有國外選手前來參賽。 “今年將繼續(xù)擴大規(guī)模,邀請更多的‘魔界高手’來比拼。 ”(記者 王婷 實習生 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