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菏澤4月11日訊(實習記者 喬辰 通訊員 孔濤)今年32歲的崔翠紅是定陶縣黃店鎮(zhèn)黃南村人。多年來,她以常人難以想象的恒心和毅力,同時悉心侍候下肢癱瘓的婆婆和從小患小兒麻痹癥而生活不能自理的大姑子,為她們在病痛中撐起一片愛的晴空。
在一片反對聲中她毅然選擇守護愛情
崔翠紅是在一片勸阻聲中與當時在黃店工商所工作的愛人何曉元結婚的。因為何曉元家里有一個從小患小兒麻痹癥的三姐,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言語不清,無法交流溝通。
“不要跳進這樣一個火坑,等到將來你后悔都找不到地方!辈还苁歉改,還是親朋鄰居,甚至何曉元所在村的群眾都這樣勸崔翠紅。但崔翠紅并不這樣想,她只是覺得只要兩人相愛,家庭是次要的。就這樣,2002年,崔翠紅與何曉元結婚組成了小家庭,結婚后的崔翠紅義無反顧地接下照顧三姐的擔子。
因為三姐全身麻痹,生活不能自理,崔翠紅要天天把飯送到面前,再一勺一勺喂食。大多數時候,伺候三姐吃完飯,本來熱氣騰騰的飯菜早已沒了溫氣,但崔翠紅毫無怨言。當婆婆的覺得過意不去,就勸崔翠紅少干點,但她卻說這是她應該干的。每當提起這些,婆婆都感到非常驕傲。
結婚不久,崔翠紅和何曉元有了愛情的結晶,有了一個可愛的女兒,崔翠紅不顧自己身體,又是服侍三姐,又是照顧年幼的女兒,常常忙得直不起腰來。隨著女兒的出生,家里的花銷也在慢慢增大。為了分擔家庭的困難,聽說養(yǎng)鴨子很劃算,成本又不高,崔翠紅就多方向同村人索求養(yǎng)殖肉鴨的技術,搞起了屬于自己的鴨棚,于是崔翠紅每天又多了一項必須要做的功課。
生意正紅火又迎晴天霹靂
工夫不負有心人。兩三年的時間,在崔翠紅緊張忙活下,鴨棚效益越來越好,女兒也慢慢地成長,一家人的日子逐漸富裕了起來,家里人個個喜上眉頭。就在崔翠紅憧憬著新的更大的致富夢想時,不幸又降臨到崔翠紅苦苦支撐的家庭。
2006年,崔翠紅的婆婆在幫助崔翠紅喂鴨子時,不小心跌倒在地,當時即下肢不能動彈?吹狡牌潘さ煤車乐,縣醫(yī)院不能收治時,崔翠紅立即和丈夫一道將兄弟姊妹召集過來商量對策,并率先提出醫(yī)療費大部分由自己承擔,其余再由兄弟姊妹分擔。隨后又主動聯(lián)系好在濟南的醫(yī)院。
轉行搞起豆腐坊 為照顧病人主動放棄二胎指標
在濟南的那段時間里,洗衣、做飯、洗澡、如廁……樣樣她包了圓,通常是整夜不合眼。為了省去租陪護床的錢,崔翠紅就在醫(yī)院的地板上湊合。半年后,老人在崔翠紅的精心照料下,身體慢慢地有了好轉,但由于下肢神經受損,婆婆還是留下了下肢癱瘓的嚴重病癥。痛心、痛哭……一時間崔翠紅感到上蒼對這個家庭太殘忍了。但崔翠紅迅速調整了過來,她覺得再苦再累生活還是要繼續(xù)。
為了照顧好兩個身體不能動彈的病人,她放棄了自己精心經營的鴨棚,在家里搞起了豆腐坊,因為豆腐坊只是占用早晨的時間,一天大部分時間都可以照顧婆婆和三姐了,這樣既不會減少收入,又可以更好地照顧病人,只是崔翠紅又比以前早起了2個小時。
為減小負擔,她還說服丈夫放棄了鎮(zhèn)計生辦給辦的二胎指標,丈夫起初還感到不是很“理解”。崔翠紅對他說,孝敬老人是做人之本,要帶著感情,發(fā)自內心。多年來,她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婆婆逐漸好轉 鄰居交口稱贊
在崔翠紅的悉心照料下,2011年婆婆下肢慢慢有了些知覺,崔翠紅又多方聯(lián)系給老人買了走路輔助器和輪椅,老人慢慢地可以依靠輔助器或輪椅走路了。
當老人又一次自己走出家門時,鄰居們無不對這位將無盡的孝道全部揮灑給自己的婆婆和三姐的好媳婦交口稱贊。“要不是攤上這樣一個好兒媳婦,我都不知道現在在哪哩呢!贝薮浼t的婆婆說。
(責編:李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