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面上仍有斑斑血跡。本報記者 周千清 攝
本報記者 周千清
28日下午6點多,市民王藹峰從位于黃河路的單位回家,卻被凹陷到地面以下近10厘米的井蓋絆倒,連人帶車向前滑行7米左右,頭部血流不止,到醫(yī)院縫合4針。對此,市政管理部門稱該處井蓋產(chǎn)權與管理分屬兩個部門,施工完成后沒有進行交接手續(xù),“問題井蓋沒被管理人員發(fā)現(xiàn)、也無人反映,就成了盲區(qū)!
井蓋陷入地面路人受傷入院
29日上午10點多,記者來到市民王藹峰出事的地點。在黃河路南側非機動車道上,記者還沒走近事發(fā)井蓋處,就看到路上有灘血跡。
“這是昨天出事的時候淌的血。”王藹峰的同事白先生說,事出突然,王女士的電動車留在了現(xiàn)場,同樣受創(chuàng)嚴重,他專門趕來將她的電車送修。記者發(fā)現(xiàn),“坑”人的井蓋上標注著“水”字,凹陷地面以下約10厘米。
“幸虧只有頭部受了些外傷,顱內并沒有出血情況。”王女士的朋友告訴記者,盡管如此,“還是縫了四針。”
在菏澤市中醫(yī)院,記者見到王女士頭纏紗布,躺在病床上。據(jù)她介紹,28日下午6點左右,她下班回家,沿著黃河路往人民路趕!疤煲呀(jīng)黑了,那個井蓋正好被樹擋住了燈光!蓖跖空f,她頭一懵,就倒在了地上,看到地面上的血,她慌了手腳,趕緊撥打了同事的電話。
還有多少井蓋暗藏風險
記者沿路行駛發(fā)現(xiàn),這樣的問題井蓋并不少見,黃河路很多井蓋凹進地面,也有不少井蓋高出地面,儼然成了“不定時炸彈”。
除此之外,市區(qū)路面很多井蓋也存在不同問題。在永昌路北側路面上,雖然井蓋沒有破損,但井蓋周圍的路面已出現(xiàn)了裂紋,凹凸不平。此時一位行人騎電動車駛過,雖已緊急剎車,終因車速過快,避閃不及軋上了井蓋,只聽到“哐”的一聲,連人帶車被狠狠地顛了起來。
采訪中記者發(fā)現(xiàn),這些“問題井蓋”涉及供水、污水處理、通訊、供電等多個部門。對此,記者聯(lián)系到菏澤市市政設施管理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井蓋維修工作歸屬產(chǎn)權單位,市政管理所負責井蓋的管理工作。
“產(chǎn)權單位施工完成后,交給驗收單位,然后與我們進行交接手續(xù),但現(xiàn)在城區(qū)道路井蓋方面這些手續(xù)并不完善!边@位工作人員說,無論手續(xù)進行與否,他們對城區(qū)井蓋都進行了管理,“如果工作人員沒有發(fā)現(xiàn),也無人反映,井蓋管理就出現(xiàn)了盲區(qū)!
“如果老人和孩子不小心軋到這樣的井蓋摔倒,那就太危險了!蓖跆@峰說,雖然摔傷存在自己車速快的因素,相關部門也應做出提醒,避免此類事故再次發(fā)生。
了解到王女士摔傷的情況,這位工作人員稱將到現(xiàn)場查看,然后通知產(chǎn)權單位在24小時之內修復。
曾有媒體報道,2012年中旬,濟南一位6歲小女孩走失,全民出動查找,最終在附近一化糞池里被警方發(fā)現(xiàn)。此時大家才發(fā)現(xiàn),小女孩不慎墜入化糞池溺亡,竟是銹蝕的井蓋導致。
一個小小的井蓋,在很多市民和管理部門心中,卻成為揮之不去的“心病”。井蓋丟失、損壞,因長期找不到主人、無人修復,而成為“隱形炸彈”,行人、車輛稍有不慎,就會墜入其中,輕則鼻青臉腫,重則送到醫(yī)院急救,甚至死亡。
縱覽近幾年城市“馬路陷阱”帶給人們的傷痛,其中井蓋丟失“吃人”、井蓋銹蝕使人誤入身亡、井蓋咬輪胎等等,比比皆是。2011年6月,河北兩青年暴雨中推車墜井身亡;2013年3月,長沙女孩楊麗君不慎墜井身亡;2013年5月,湖南2歲男童墜井身亡。這都是進入公眾視線的事件,而井蓋摔傷,甚至死亡卻沒有為人所知的事件實則更多。
即便王藹峰被摔傷“有自己主觀的錯誤”,難道這樣的事件就無法避免?一個小井蓋,有好幾個“媽”,看似所有部門都“盡己所能”,卻沒人管得了,這恰恰反映了一個城市的綜合管理水平。這就更需要相關部門密切合作,整合治理職能,提高城市管理水準,建立良好的長效管理機制。
原標題:井蓋凹陷 路人被“坑”進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