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評10部地方戲振興重點劇目 菏澤占3部' /> 山東評10部地方戲振興重點劇目 菏澤占3部' />
大眾網菏澤10月23日訊(見習記者 聶冬梅)大眾網記者今日從山東省文化廳獲悉,山東地方戲振興與京劇保護扶持工程2014年度重點劇目評審結果公示,在公示的10部劇目名單中,菏澤山東梆子《大漢英后》、大弦子戲《兩架山》、動漫舞臺劇《跑旱船》三部劇目入選,入選數量居全省之最。
10部劇目入選 菏澤占3部
據了解,山東省文化廳于8月12日下發(fā)了《關于開展“山東地方戲振興與京劇保護扶持工程”2014年度重點劇目申報工作的通知》,9月20日申報工作截止,共收到各市文廣新局、山東演藝集團推薦報送的申報劇目57部,經審核,52部劇目符合申報要求參加評審。
經過山東舞臺藝術專家委員會專家認真評審,山東梆子《大漢英后》等10部大型地方戲和京劇劇目作為山東地方戲振興與京劇保護扶持工程2014年度重點劇目。
在此次的公示10部劇目名單中,菏澤有三部劇目入選,數量居全省之最,入選劇目分別為:山東梆子《大漢英后》(菏澤市單縣山東梆子劇團創(chuàng)作演出)、大弦子戲《兩架山》(菏澤市地方戲曲傳承研究院大弦子戲傳承保護中心創(chuàng)作演出)、動漫舞臺劇《跑旱船》(菏澤市鄆城縣山東梆子劇團創(chuàng)作演出)。
華夏民族第一女主——山東梆子《大漢英后》
山東梆子《大漢英后》是單縣山東梆子劇團的作品,該劇以呂雉稱制前后的重大歷史事件為背景,劇中呂雉經歷了牢獄之災、人質之禍、兇險入主后宮、戚姬爭寵謀位、智除叛逆,涉關歷險,最終柳暗花明,主題展現了呂后“厚民安民平天下”的主政理念和殘酷的宮廷斗爭。
據了解該劇自2012年7月開始籌劃、論證,同年10月啟動劇本創(chuàng)作,2013年5月份最終定稿,期間,五易其稿,三易其名。同年7月開始該劇的編排工作,12月完成該劇的創(chuàng)作,并于2014年1月舉行首場演出,至今已在本縣演出25場,外地演出10場,均受到大眾好評。
銷聲匿跡40年 待從頭朝天闕——大弦子戲《兩架山》
大弦子戲是流行于山東省西南部、河南省東北部、河北省南部的一個古老而珍稀的劇種。文革期間,菏澤原有“菏澤地區(qū)地方戲曲院大弦子劇團”被撤銷,致使這一古老劇種在齊魯大地銷聲匿跡40多年。
后來為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使大弦子戲能夠重新出現在菏澤的戲曲舞臺上,山東省藝術研究院正式啟動了“菏澤大弦子戲劇種的搶救性恢復”項目,菏澤市文廣新局和菏澤市地方戲曲傳承研究院在創(chuàng)新工作思路的基礎上,大膽嘗試跨劇種“依團代傳”,以現有的山東梆子和棗梆劇團為依托,選調部分優(yōu)秀演員學唱大弦子戲,以實現大弦子戲的薪火相傳。經過雙方的共同努力,大弦子戲傳統(tǒng)經典劇目《兩架山》以一個嶄新的面貌重新出現在了菏澤的戲曲舞臺上,引起了菏澤當地以及戲曲界的廣泛關注。
山東省文化廳副廳長陳鵬在觀看了演出之后說:“大弦子戲傳統(tǒng)經典劇目《兩架山》演出樣式新穎,唱腔優(yōu)美。難得的是這樣一部經典傳統(tǒng)戲由一批年輕演員跨劇種演出并立上舞臺,實屬不易。我代表山東省文化廳對付出辛勤勞動的主創(chuàng)和演職人員表示祝賀!”
國內首部農村戲曲動漫舞臺劇——《跑旱船》
據了解,動漫舞臺劇《跑旱船》由中國戲曲學院和鄆城山東梆子劇團聯合打造,鄆城山東梆子劇團演出,是文化部動漫舞臺劇創(chuàng)作項目之一,也是國內首部農村戲曲動漫舞臺劇。它用動漫的創(chuàng)意、思維、手法來表現舞臺技術,融傳統(tǒng)戲曲于一體,通過3D技術與舞臺表演的完美結合,烘托現場氣氛,帶給觀眾一種全新的精神享受。
該劇語言幽默、表演滑稽、唱腔優(yōu)美、形式新穎,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該劇導演、舞美設計、唱腔設計均創(chuàng)下了多個國內第一。承擔演出任務的鄆城山東梆子劇團,也成為目前在梅蘭芳大劇院演出的唯一縣級劇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