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全面放開兩孩,不少“70后”和“80后”都“躍躍欲生”,不過許多人心中總有一個揮之不去的擔憂,例如,生二孩會增加多少健康投入?劉曉佳、張明月、萬芳她們都屬于第一批獨生子女,因為夫妻是雙獨,幾年前,她們就有了自己的第二個孩子。她們都認為,孩子的健康不是花錢買來的,是父母照料出來的。
劉曉佳書本上的東西 不能“按部就班”
劉曉佳一直認為自己大女兒身體不好,都是自己照著書本“養(yǎng)”出來的,“誰叫我第一個孩子沒有經(jīng)驗?zāi)兀繒显趺凑f,就怎么來!眲约颜f,“按照書上的要求,孩子出生后1個月要體檢;3個月要體檢;半年要體檢……每次去體檢給我的感覺就是兩個字‘折騰’!眲约呀o記者算了這樣一筆賬,每次體檢,掛號費100元;醫(yī)生開出的微量元素檢查、骨密度檢查……又是幾百元;只要有不合格項目,醫(yī)生又會給開出一堆的“補品”。只要去醫(yī)院檢查一次,每次都要花幾百甚至上千元!拔覀兗依洗篌w檢就沒有一次是合格的,家里補鈣的、補鐵的、補鋅的……藥品一堆堆的,我感覺孩子一天吃的東西里面有一半都是那些藥!眲约颜f,可吃了那么多的藥,每次去醫(yī)院查體,大女兒還是不合格。
二女兒出生,劉曉佳就把書扔到了一邊,“看這孩子健健康康的,一個月時的幼兒體檢我就沒去查!眲约迅嬖V記者,小女兒3個月時她才帶她第一次去查體,雖然有諸多不合格,但醫(yī)生開的藥劉曉佳卻沒有拿,“藥補不如食補,3個月孩子還沒開始添加輔食,如果這個時候用喂藥器或者小勺給孩子喂藥,以后很可能因為孩子不喜歡勺子,而造成添加輔食困難!眲约颜f,“母乳喂養(yǎng),孩子缺什么,我補什么。我感覺用食材補比用藥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自小女兒3個月的第一次體檢后,劉曉佳每半年給孩子去做一次體檢,依然是采用食補的方式。劉曉佳告訴記者,細算一下,小女兒用于體檢的費用不足大女兒的三分之一。
張明月 “風吹草動”可以不必去醫(yī)院
張明月的大兒子屬于過敏性體質(zhì),對此張明月一直都很內(nèi)疚,“如果當時我不那么緊張,兒子一生病就去醫(yī)院,也許他的身體會好一些!睆埫髟抡f,因為是第一個孩子沒經(jīng)驗,孩子吃飯吐了;打噴嚏了;流鼻涕了……只要孩子身體出現(xiàn)一點狀況,他們就會有不知所措的感覺,就會抱著孩子去醫(yī)院求助醫(yī)生。對于醫(yī)生開的藥,即使孩子不吃奶也要吃。
張明月告訴記者,她記得當時聽說朋友的孩子發(fā)燒40度還在家里的時候非常吃驚,“我就沒有這個膽量。我家老大發(fā)燒37.5度是必然要上醫(yī)院的。”張明月告訴記者,孩子不到一歲就開始打吊針了,后來只要發(fā)燒不打吊瓶就降不下來。每次必然會打2—3天的吊針,花費至少五六百元!4歲那年孩子出現(xiàn)過敏反應(yīng)再次去醫(yī)院,皮膚科專家看著孩子厚厚的病例打趣我們:‘你們孩子打了這么多針,你們也真舍得’!
醫(yī)生的調(diào)侃讓張明月幡然醒悟,當小兒子出生后,她便采取了另一番策略,“現(xiàn)在有經(jīng)驗了,小兒子流鼻涕,打噴嚏就給他多喝水,讓他多休息。如果發(fā)燒,去醫(yī)院查一下血常規(guī),沒有緊要問題,依然是回家多喝水多休息!睆埫髟赂嬖V記者,與大兒子相比,小兒子的藥費省多了。現(xiàn)在小兒子3歲了,除了發(fā)燒超過38.5度給他吃一點退燒藥外,就再沒吃過其它藥!叭绻人,我會給他煮點梨水喝,平常的感冒就是白開水!敝灰鞖夂,張明月早上會讓兩個孩子一起外出跑步,做操,“戶外活動能更好的增強他們的體質(zhì)。”
萬芳 自己也可以成為“推拿師”
萬芳一直不提倡孩子生病就吃藥打針,她比較贊同推拿。
萬芳告訴記者,她懷第一個寶寶的時候,自己在網(wǎng)上看到一個有關(guān)孩子的家常必備藥的帖子,發(fā)現(xiàn)自己家里沒有,就照單一樣備了一份,單子上有幾種是香港產(chǎn)的藥品,她還托了朋友去買。一干藥品備下來,雖然花了幾百元,但也讓她安心了很多。
“那些藥用上了?”記者問。
“沒有,幾乎全都放到過期,扔掉了。”萬芳告訴記者,孩子出生后,身邊很多朋友都推崇孩子生病去做推拿比吃藥好。她便迅速接受了這個觀點,孕期買的小兒必備藥也被她拋之腦后。
“小兒推拿也不便宜,一次至少100元。”萬芳告訴記者,一般孩子感冒去推拿師那里,至少要退3—5次,較有名氣的推拿師,單純的推拿,一次要100元左右,如果發(fā)燒需要耳根放血的還要再加50元。如果需要配合藥浴,價格就更高了!吧≌彝颇脦熡袝r比去醫(yī)院還貴!
于是在大孩接受推拿的同時,萬芳自己也學起了推拿。“我買的是某醫(yī)學院的小兒推拿教材,一邊自己看,一邊在孩子推拿時詢問推拿師一些問題!钡鹊嚼隙錾,萬芳的推拿技術(shù)也學的七七八八了!捌饺盏娜粘1=,普通的感冒、發(fā)熱或腸胃不適,我都能給孩子推拿。”萬芳告訴記者,“一本教材十幾元,加上大孩生病時的‘偷師’,在二孩面前,我也能當把推拿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