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供暖季后濟南霧霾不斷,供暖缺口卻年年都在增加,而按照省政府要求,2017年濟南煤炭消費量要比2012年減少130萬噸。面對環(huán)保、供熱和降低煤炭消耗的“三難”格局,在余熱利用“見底”的情況下,濟南計劃向濟南周邊城市鄒平、茌平等城市電廠“借暖”,運用遠距離輸熱向濟南市區(qū)供熱,距離之遠將為中國之最。
必要性 彌補濟南供暖缺口
據(jù)了解,我國產煤多半用于發(fā)電,煤在燃燒的過程中,有三分之一轉換為電能,其余成為余熱。熱電廠里要排出大量的余熱廢熱,如果利用起來,既節(jié)能減排,又實現(xiàn)了循環(huán)經濟,可以完全替代燃煤取暖!霸诓辉黾尤济旱幕A上,我們正在研究從更遠的電廠調引余熱彌補濟南的供暖缺口。”1月5日,濟南市發(fā)改委副主任姬鋒在“泉城環(huán)保世紀行”采訪活動中透露。
可行性 周邊大電廠不少
記者了解到,按照《濟南市工業(yè)余熱利用行動方案》,濟南市市政公用事業(yè)局將華電章丘電廠和華能黃臺電廠的工業(yè)余熱“回收利用”,用于集中供暖。2015年10月底,章丘電廠余熱利用與長輸管網同步建成并投入使用,為城區(qū)增加供熱能力600萬平方米!拔覀兘y(tǒng)計過,以濟南為中心方圓100公里范圍內有大電廠十幾座,超大電廠也有五六座,像鄒平的魏橋電廠和茌平的信發(fā)電廠都是大型電廠,在目前黃臺和章丘電廠余熱已經利用的基礎上,把這些電廠的余熱引進濟南也具有可行性!奔тh表示。
可能性 其他城市有經驗可鑒
“目前,濟南市發(fā)改委已經就此問題開展研究,這也是解決濟南冬季燃煤污染問題的一條重要途徑!奔тh告訴記者,目前國內不少城市像大同、太原都開展了遠距離余熱供熱,太原可以將40公里外的電廠余熱輸送到市區(qū),這是當前國內最遠的長距離輸熱。“茌平和魏橋距離濟南直線距離在60公里左右,考慮地形因素調整的話,最多為75公里!奔тh在會上表示。
泉城“借暖”為哪般?
供熱缺口年年增加
目前濟南市城區(qū)(繞城以內)集中供熱面積約1.12億平方米,集中供熱普及率為72.9%。
全市還有3800萬平方米面積未加入集中供暖。
根據(jù)濟南市市政公用事業(yè)局統(tǒng)計,到2020年濟南供熱需求將達到2億平方米,到2030年將達到3億平方米。
本地余熱逐漸見底
在供熱需求不斷增加的同時,隨著余熱利用的推進,濟南本地余熱逐漸“見底”。
目前,黃臺電廠為濟南市最大的熱源廠,現(xiàn)役的7、8、9、10號四臺機組,供暖面積占到了省城的三成以上!包S臺電廠可挖掘的供熱能力有限,剩余能力不到1000萬平方米!睗鲜惺姓檬聵I(yè)局局長王繼東在去年12月份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可以減少市區(qū)污染
市市政公用事業(yè)局擬未來可能在離濟南市區(qū)20-30公里的地方,建設純粹用來供熱的熱源廠,采取超低排放、長距離大溫差輸送的技術,減少對市區(qū)的污染。相對于新建熱源廠時間周期較長,利用周圍“鄰居”的熱源顯然更加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