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wǎng)濟南9月26日訊去年記者報道過莒縣龍山鎮(zhèn)一位年逾八旬的老支書,叫做盧翠秀。這位盧奶奶在村子里有著極高的威望,在她的帶領(lǐng)下,將原本一個落后閉塞的小山村變成了一個世外桃源。不久前,記者又拜訪了她。
今年夏天,山東遭遇了大旱,山東廣播電視臺生活頻道《生活幫》記者在莒縣看到了很多農(nóng)作物枝葉枯黃卷曲,絕大部分水庫即將見底。農(nóng)民用水困難,作物減產(chǎn)絕產(chǎn)難以避免,但是在別人愁眉不展的時候,楊家溝的村民卻非常樂觀。
“攢水就是攢錢啊,”85歲的楊家溝村書記盧翠秀這樣告訴記者,她是莒縣在任年齡最大的村支書。楊家溝村地處大山深處,只有一條鄉(xiāng)級公路與外界聯(lián)通,地理條件閉塞,但這里青山綠水,在盧翠秀的治理下生趣盎然。
“都說是我治理的好,其實是共產(chǎn)黨治理的好!北R翠秀這樣告訴記者。
盧翠秀是在1946年入的黨,1983年2月在楊家溝村擔任支部書記,剛一上任她就想方設(shè)法的解決村里用水的問題,“我看到一個婦女打水摔斷腰,就想必須解決這個事”,盧翠秀回憶起當時的情況。
楊家溝村海拔三百米以上,是龍山鎮(zhèn)最高的村子,地下是質(zhì)地密實的火成巖,打井的出水量根本無法滿足生活和農(nóng)業(yè)用水,建設(shè)塘壩是唯一出路。1989年在盧翠秀的主持下,修建了楊家溝最大的塘壩,水容量三萬立方。到目前為止楊家溝村共興建了六個塘壩,儲水量近十萬立方,基本保證了旱季全村的用水需求。
水源是發(fā)展一切的根本,任職三十多年來,盧翠秀架橋鋪路,依據(jù)儲水優(yōu)勢和地形特點大面積種植山地經(jīng)濟作物,花生、大姜、梨子、核桃,原本窮山惡水的楊家溝現(xiàn)如今物產(chǎn)豐富。
“一個德國人捧著大姜,吃上面的泥,說這里好”,現(xiàn)在提起這些趣事,大家伙都津津樂道,然而這都是盧翠秀一個個腳步,一滴滴汗水辛勤努力換來的。因為長久以來的公心實干,盧翠秀獲得的大小榮譽不計其數(shù),F(xiàn)在盧翠秀已是85歲的老人,30年修塘壩,換來綠水青山,她仍然表示要為楊家溝奉獻自己最后的能量。
楊家溝村就像盧翠秀的親生孩子一樣,老人奮斗了一生的最終目的,就是把這個小山村建設(shè)得富裕起來。雖然我們很希望老人能放下心來安度晚年,但是老人的覺悟?qū)嵲谑翘撸窃诰S護著一生的榮譽,而對于莒縣這群建國前老黨員來說,榮譽高于一切,是他們一輩子的追求和守護?吹竭@位讓人敬佩的盧翠秀老人,也這讓我想起了我們在之前《本色》紀錄片里采訪拍攝的另外一位建國前老黨員,她叫做左興美,這也是一位追尋榮譽孜孜不輟的老人。(視頻來源:山東廣播電視臺生活頻道《生活幫》 原標題:本色·傳承:八旬老支書心里揣著全村人)
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翟晨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