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菏澤2月22日訊(通訊員 崔德榮)“以前,俺這養(yǎng)鴨場的糞便要花錢雇人清理。因為嫌臟,人很難找,現在可好了,大家爭著掏錢要俺鴨場的雞糞!”日前,巨野縣柳林鎮(zhèn)陳樓村肉鴨養(yǎng)殖大戶陳春明高興地說。
眼下正值春耕備播時節(jié),農民群眾正在籌備化肥、農藥等物資,但與很多地方不同的是,陳樓村在春耕備播中,農家肥悄然走俏,成了農民眼中的“香餑餑”。
“現在不管糧食還是蔬菜,大家都想吃個安全、放心。俺村是有名的養(yǎng)殖專業(yè)村,村里有不少農家肥,鎮(zhèn)上的農技員給我們算了一筆賬,如果使用有機農家肥,不但每畝地能降低生產成本百余元,而且能提高二三百斤產量,同時還減少了環(huán)境污染。俺家一共12畝地,去年開始施用農家肥,效果不賴!村民劉玉江告訴筆者,在柳林鎮(zhèn),許多農民瞄準了養(yǎng)雞、養(yǎng)鴨、養(yǎng)豬大戶養(yǎng)殖場里的糞肥,主打“低碳牌”,與養(yǎng)殖戶建立起農家肥供求關系,定期上門清運糞肥,既解決了養(yǎng)殖戶糞肥污染問題,又降低了農作物種植成本,同時提高了產量,有效保證了農產品的質量。
劉玉江深有感觸地說:“原先俺認為,‘土雜肥一大筐,不如化肥一茶缸’,地里施人畜糞沒有化肥干凈、方便,可后來俺發(fā)現,化肥用的時間長了,土壤都板結了,F在土地施用土雜肥、農家肥真好,大家伙兒省下了不少買化肥的錢,莊稼還比過去長得旺!”
隨著科學種田進程的加快,如今不少農民習慣于“化肥灑灑、藥水打打”,丟掉了施用農家肥的好傳統(tǒng)。針對這一情況,柳林鎮(zhèn)重點打造了一批無公害、綠色有機種植基地,倡導農業(yè)低碳生產,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連日來,縣、鎮(zhèn)農技人員結合春季“送科技下鄉(xiāng)”活動,深入田間地頭指導農民科學施用農家肥,逐步減少土地對化肥、農藥的依賴,減少農田污染,改良土壤結構,全面提高農作物的效益,降低種地成本。
“種地用化肥副作用大,用農家肥雖然肥效不快,但是長期效果好,可以透氣保墑,增加土壤的有機質,生產出的農產品屬綠色食品,無公害且環(huán)保。每到收獲時節(jié),很多城里人開著私家車來俺這里高價收購農產品!王莊村“生態(tài)園”園主王祥和高興地說著,臉上露出燦爛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