鄄城縣人民醫(yī)院:關于帶狀皰疹,你需要知道這些

2025-03-26 10:36:00 來源: 大眾網 作者: 王文文 李閃閃

  大眾網記者 王文文 通訊員 李閃閃 菏澤報道

  帶狀皰疹,俗稱“蛇盤瘡”“蛇纏腰”,是一種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發(fā)的皮膚疾病。3月26日,記者從鄄城縣人民醫(yī)院采訪獲悉,在患者初次感染這種病毒時,往往表現為水痘。而當水痘痊愈后,病毒并不會被徹底清除,而是在體內的感覺神經節(jié)潛伏下來。一旦人體的免疫力下降,比如因為年齡增長(50歲以上人群較為高發(fā))、患有慢性疾病、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壓力過大、過度勞累、熬夜等原因,這些潛伏的病毒就會被激活并大量復制,進而引發(fā)帶狀皰疹。

  帶狀皰疹在發(fā)病初期,患者可能會出現低熱、乏力、食欲不振等全身癥狀,同時患病部位的皮膚會有刺痛、刺癢或灼熱感,觸痛明顯。經過數天,局部皮膚會先出現潮紅斑,隨后出現成簇狀分布且不融合的粟粒至黃豆大小的丘疹,很快發(fā)展為水皰。這些水皰沿某一神經呈帶狀分布,多發(fā)生在身體的一側,一般不會超過身體的中線。除了皮膚癥狀,神經痛是帶狀皰疹的一個顯著特征,這種疼痛可為鈍痛、抽搐痛或跳痛,常伴有燒灼感,多為陣發(fā)性,也可能是持續(xù)性的,老年患者的疼痛往往更為劇烈。

  此外,還有一些特殊類型的帶狀皰疹,例如眼帶狀皰疹,可能累及角膜,影響視力;耳帶狀皰疹,會導致外耳道皰疹、味覺改變、聽力異常等;頓挫型帶狀皰疹僅有紅斑、丘疹,不出現水皰 ;無疹性帶狀皰疹則只有皮區(qū)疼痛而無皮疹。

  帶狀皰疹如果治療不及時或不規(guī)范,容易引發(fā)并發(fā)癥,其中最常見的就是帶狀皰疹后神經痛(PHN),指皮疹出現后疼痛持續(xù)超過90天,疼痛性質多樣,會嚴重干擾患者的睡眠、情緒,影響日常生活,甚至導致精神障礙和抑郁。

  在治療方面,主要遵循以下原則,即抗病毒治療:在發(fā)病72小時內口服抗病毒藥物效果較好,常用藥物有阿昔洛韋、伐昔洛韋、泛昔洛韋等。新型藥物溴夫定片對病毒抑制作用較強,能有效減少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的發(fā)生,適合年紀較大、免疫力差的患者。止痛治療:根據疼痛程度選擇合適的止痛藥物,如普瑞巴林、加巴噴丁等。營養(yǎng)神經治療:使用甲鈷胺等藥物,促進神經的修復和再生。局部治療:對于水皰,可使用爐甘石洗劑收斂,若水皰破潰,要注意預防感染,可涂抹抗生素軟膏。除了藥物治療,還可以結合針灸、理療等方法,以減輕疼痛,促進恢復。50歲以上的人群還可以通過接種水痘 - 帶狀皰疹疫苗來降低發(fā)病風險。

  在日常生活中,帶狀皰疹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幾點:皮膚護理:保持皮疹部位清潔、干燥,避免搔抓和摩擦,防止水皰破裂繼發(fā)感染。如果水皰破裂,可以用無菌紗布輕輕覆蓋。飲食調整:飲食宜清淡、易消化,可適當增加富含維生素和蛋白質的食物,如新鮮蔬菜水果、牛奶、雞蛋等,以增強機體抵抗力。有觀點認為應少吃肥甘油膩、辛辣溫熱以及酸澀收斂的食物,但也有觀點認為不需要特別忌口,保證營養(yǎng)均衡更重要。休息與運動:保證充足的睡眠,避免過度勞累。在身體狀況允許的情況下,進行適度的運動,如散步、瑜伽等,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心理調節(jié):由于帶狀皰疹引發(fā)的疼痛可能較為劇烈,且病程較長,患者容易出現焦慮、煩躁等不良情緒。要學會自我調節(jié),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必要時可尋求家人、朋友的支持或心理咨詢。

  總之,了解帶狀皰疹的相關知識,要做到早發(fā)現、早治療,并做好日常護理,有助于減輕癥狀,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促進身體的康復。

初審編輯:劉松

責任編輯:劉進

相關新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