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獄友”結伙冒充警察瘋狂搶劫 終難逃法網(wǎng)

2016-08-16 16:43:00 來源: 牡丹晚報 作者: 周廣偉 邵建國

  買來警服、警棍、手銬、鋼珠槍等作案物品,冒充警察實施搶劫,并入室盜竊巨額財物,這不是影視屏幕上的情節(jié),而是發(fā)生在現(xiàn)實生活中真實的一幕。

  8月8日上午,巨野縣人民法院公開審理了一起冒充警察實施搶劫的案件,并作出一審宣判,以搶劫罪判處被告人劉超有期徒刑13年,以盜竊罪判處有期徒刑5年,均并處罰金10000元;合并執(zhí)行有期徒刑17年,并處罰金2萬元。

  那么,被告人是如何走上犯罪道路的?實施了哪些犯罪?8月14日,牡丹晚報記者對此進行了深入采訪。

  交友不慎 引來“惡果”

  坐在被告人席上的劉超清秀斯文,說話慢條斯理。如果沒有聽到公訴人的指控,誰也不會想到這樣一個年輕人竟然會做出搶劫、盜竊等犯罪行為。

  巨野縣人民法院審理查明,被告人劉超1988年出生,系濟寧市泗水縣人,小學文化。同案犯王紅星曾于1999年因犯盜竊罪,被泗水縣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4年,后刑滿釋放;2004年因犯搶劫罪、盜竊罪,被濟寧市中級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10年,2010年1月刑滿釋放。此后,經(jīng)人介紹與劉超認識。

  古語有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交友不慎,后果真是不堪設想。2011年7月,劉超將又勞教期滿的王紅星從濟南市勞教所接回;隨后,兩人又將同在勞教所服役的另一案犯溫憲景接回。三人一拍即合,開始密謀實施搶劫、盜竊。

  溫憲景提出穿 “警服”冒充警察搶劫容易成功,三人均同意。溫憲景托人先后購買了冬夏裝警服各四套,鋼珠槍、橡膠棍、電警棍各兩把,手銬兩副等作案工具。

  此時,王紅星于2003年在魯南監(jiān)獄服刑期間認識的獄友于賢勇恰好刑滿出獄,王紅星趁機拉其入伙。四人密謀分工后,伺機尋找下手對象,就此開始走向違法犯罪的道路。

  深入“踩點” 實施搶劫

  2011年10月26日18時許,經(jīng)過“踩點”,溫憲景發(fā)現(xiàn)有輛黑色的“超人”轎車經(jīng)常停在巨野縣一玻璃廠辦公樓前,認定車主有錢,遂打電話讓王紅星、劉超趕來。三人換上“警服”,由劉超開著租賃來的“尼!鞭I車尾隨黑色轎車。行駛至巨野縣一鐵路橋涵洞處時,劉超超車后將前車攔住。受害人陳某下車詢問怎么回事,溫憲景答:“公安局的,你犯事了,有事跟局長說去。”隨即拿出手銬將陳某銬上,并強行將其帶至“尼!避嚿希靡粋布袋蒙住陳某的頭。隨后王紅星駕車駛離現(xiàn)場,劉超駕駛陳某的車一起逃離。

  逃離途中,溫憲景將陳某的手機、4000元現(xiàn)金、銀行卡、購物卡等物統(tǒng)統(tǒng)翻走。車輛行駛至巨野縣與鄆城縣交界處一鄉(xiāng)鎮(zhèn)街里,劉超拋棄受害人的車。上車后繼續(xù)行駛約30分鐘,王紅星將車停在農(nóng)田旁,用膠帶纏住受害人的嘴、耳朵和手腳,將其拉下車。三人對其一陣拳打腳踢后,解開手銬,駕車逃離。

  不敢動彈的陳某于半小時后才掙扎著摘掉膠帶,步行幾公里后找電話撥打了110。經(jīng)鑒定,陳某被致輕微傷。

  同年12月8日21時許,經(jīng)事先“踩點”,王紅星、溫憲景、于賢勇、劉超四人,駕駛租賃的“海馬”轎車,來到鄆城縣一鄉(xiāng)鎮(zhèn)于某、王某夫婦經(jīng)營的糧食收購點。王紅星、劉超兩人身著 “警服”,并分持鋼珠槍、橡膠棍。溫憲景以賣糧食為由叫開了門,四人一涌而入,并分別給于某、王某夫婦戴上手銬。警覺的王某發(fā)現(xiàn)情形不對,遂高喊“搶劫”。其外甥史某正在旁屋睡覺,聞聲叫上鄰居一起趕來。四人看情形不妙奪門而出,駕車逃離。

  盜竊分贓 終歸落網(wǎng)

  巨野縣人民法院審理查明,除了冒充警察搶劫外,犯罪分子還實施了盜竊。

  2011年10月30日21時許,王紅星、溫憲景、劉超駕車在新泰市尋找作案目標。在青云街道辦事處的一村莊內(nèi),隨機選了一戶人家,王紅星將大門撬開后,三人進屋后盜得20500元現(xiàn)金,并將受害人史某家中的保險柜抬到車上離開。行駛至泗水縣一水庫旁,撬開保險柜,將里面的17萬元現(xiàn)金及金項鏈、金戒指、金耳環(huán)瓜分后,把保險柜扔進水庫。

  2012年2月,王紅星、溫憲景、于賢勇分別被抓獲,并于2013年1月18日公審后分別被判刑,劉超逃脫。

  2016年1月24日,巨野縣公安局在濟寧市公安局的協(xié)助配合下,在濟寧市古槐路一賓館內(nèi),將潛逃四年多的被告人劉超抓獲,其對公訴機關指控的犯罪事實沒有異議。

  巨野縣人民法院審理認為,被告人劉超在共同犯罪中作用較輕,且歸案認罪態(tài)度良好,可酌情從輕處罰,遂作出上述判決。

責任編輯:張媛媛

相關新聞
推薦閱讀